招生工作

国际教育学院简介

发表日期:2025年04月21日 09:25 文章编辑:sisadmin 浏览次数:

国际教育学院留学生教育有30余年历史,是国家教委首批接收外国留学生高校之一。学院源于1989年烟台师范学院外国留学生部,2001年更名为国际交流学院,2013年正式更名为国际教育学院。

 

深耕国际中文教育服务汉语国际推广。学院立足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发展和提升国际传播能力需要,以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留学生教育、华文教育和汉语国际推广为主要任务,着力打造应用型、有特色、国际化的人才教育体系。目前,已培养来自法国、韩国、泰国、俄罗斯等60多个国家的1.5万余名留学生。

2E340

创新发展,构建完善培养体系。学院立足国际化需求,形成了面向国际学生的中文预科教育、语言专修生、汉语言专科、汉语言文学本科、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以及面向中外学生的汉语国际教育本科六大培养层次。从短期语言进修到学历教育全覆盖,学科体系完整,层次丰富,为不同背景的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路径。

传承创新,通过全国首批来华留学质量认证。学院国际学生教育规范高质,2019年,学院作为山东省唯一高校,与22所高校共同通过全国首批来华留学质量认证。学院拥有山东省来华留学预科教育基地、华文教育基地、国家语委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山东省汉语国际推广研究中心、国家级数字化语言文学实验教学中心等资质,并设立国家HSK、HSKK、YCT等标准化语言考试考点,为中外学生提供规范化、高质量的教育服务。

EB6D5

守正积淀,助力汉教专业成为省一流专业。依托近30年的留学生培养经验,通过整合国内外近百所友好学校资源,2009年设立汉语教育留学生本科、2011年招收汉教硕士,2014年设立汉语国际教育本科。经十余年建设,学院构建了“学科-专业-实践”协同发展机制,在汉语国际教育领域实现跨越式突破,跻身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建设专业群,于2021年获批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7D574

分类分层,组建三大特色研究团队。学院遵循“分类分层”理念建成一支特色鲜明的学术团队,是一支多学科、多专业的国际化研究队伍。学院现有教职工36人,专任教师29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2人、博士22人,博士占比76%,硕士生导师11人。专任教师均具有海外高校任教经历,其中5人具有海外教育背景。团队依托汉语词汇学、语法学及跨文化交际研究三大方向,形成“外向型学习词典研究”“国际中文教育研究”“跨文化交际与汉语推广”三大研究团队。团队主持(完成)国家级项目10项、省部级项目30余项,辞书中心、声速输入法等项目30余项;发表CSSCI高水平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及教材30余部;获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多项。

深度融合,教学科研卓有成果。学院依托6个省部级教学科研平台,构建3个教学科研团队,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实现教学与科研双向赋能。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省级一流课程2门,山东省重点教改项目1项、一般项目2项,出版教材10余部;获得全国青教赛二等奖第一名,实现省级教创赛、青教赛、课程思政大赛一等奖“大满贯”;获得“汉教英雄会”“汉教教学能手”称号、山东省国际中文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指导学生获得大学生创新大赛国家级奖项4项,省部级5项,国创、省创训练项目26项。

         

                         


中外融通,培育复合型人才。学院以“语言筑基、文化铸魂、实践赋能”为路径,秉持“中外融通·和而不同”理念,培养“通语言、懂文化、善教学、能创新”的汉语国际教育人才。通过跨文化课程与实践项目,借助“桥”“茶”“小学堂”等社团平台,助力学生成为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桥梁和使者。学院国际交流合作频繁,与韩国、泰国、美国等国家的20余所大学开展学生联合培养项目及学术交流活动,设有国内外教育实习实践基地13个,每一级有近40%的学生赴海外合作院校和机构实习实践,形成了“中外学生联合培养、中外文化融通交流”的培养模式。

联合培养,中外学生屡创佳绩。近五年,获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银奖1项、铜奖3项,省级金奖4项、银奖3项、铜奖1项;“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国家级铜奖1项、省级金奖1项;山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山东赛区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最佳创新奖1项。“中华经典诵读”大赛中获全国一等奖2项;全国“一带一路”跨境电商大赛金奖1项;山东省创青春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1项。汉教本专业学生获得“全国国际中文教学技能大赛”三等奖1项,优秀奖若干;山东省国际中文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17项,省级大学生创业训练计划4项。在山东省韩国语汉语演讲比赛中,参赛学生获两项冠军、一项亚军;获得中韩大学生创业大赛铜奖1项;新西兰籍留学生刘昭昂获第二十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大洋洲赛区总冠军;“孔子学院杯”全国汉教硕士教学技能大赛二等奖1项;有4名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从全国1400多位中外参赛者中脱颖而出,成功入围“汉教英雄会”晋级赛,其中1名硕士生成功晋级全国外研8强,1名成功晋级全国外研16强,入围全国总决赛。


双证培养提升就业竞争力。自2014年招生以来毕业生平均考研深造率55.1%,很多学生被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吉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北京语言大学等985、211、双一流高校录取;多名学生被英国谢菲尔德大学、诺丁汉大学、利兹大学等全球排名前列的国(境)外高校录取。毕业生在国内外各类学校从事汉语国际教育、中小学母语语文教育工作;在各职能部门、外贸机构、新闻出版单位及企事业单位从事与语言文化传播交流相关的工作。国际汉语教师志愿者、教师编、事业编等高质量就业学生占比高。

三十五载风雨兼程,国际教育学院以语言为纽带、文化为根基,立足自身特色,在中外融通中培育英才,在守正创新中铸就品牌,将学院建设成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国际汉语通用人才和汉语教育人才培养基地。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专业简介: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旧称“对外汉语教学”),以“中外融通,和而不同”为核心理念,适应汉语国际教育需求,培养具有宽口径的学科基础、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开阔的学科和国际视野、良好的跨文化沟通交流与合作能力的优秀本科生。

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2014年开始招生,学院坚持“应用型、跨文化、多元化”的目标导向,实施人才精品化培养,着力在“外、导、践、创”字上下功夫,逐渐探索形成一整套切实有效、特色明显的教育教学培养模式。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建设成效明显,发展势头良好。专业获评省级一流专业。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突出应用性和跨文化性。学院小班制招生,精品化教育,全程1:2导师制引导,以中外学生共同修读课程、共同组织和参与各类活动等方式实现中外学生联合培养,并为学生提供独特的国际化、高质量、个性化教学环境。专业学习厚本固基,强化外语,强调实践教学,注重学生职业素质和能力的提高;拓宽出口,培养覆盖对外汉语教学、华文教学、母语教学,辅助学生同时获取国际汉语教师资格证、中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为学生提供多元化就业选择。

核心课程:

中国文化概论、外国文化概论、跨文化交际、汉语国际教育概论、语言教学法、第二语言习得概论、第二语言课堂教学概论、语言技能教学、汉语教学案例分析、语言测试与评估、汉语偏误分析、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古代文学等。

毕业去向:

在国内外各类学校从事汉语国际教育、中小学母语语文教育工作;在各职能部门、外贸机构、新闻出版单位及企事业单位从事与语言文化传播交流相关工作的专门人才;在国内外知名高校或研究机构继续读硕深造。

自2014年招生以来毕业生平均考研深造率55.1%,国内多名学生被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山东大学等985、211、双一流高校录取;国(境)外多名学生被英国诺丁汉大学、利兹大学等全球排名前列的国(境)外高校录取。另有17.95%的毕业生考取教师编、事业编和国家汉办志愿者等,实现高质量就业。

上一条:【视频】中外融通 和而不同——国际教育学院欢迎你
下一条:“山海邀约,寻梦鲁大”——国教学子寒假进高中宣讲主题社会实践活动第二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