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鲁东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威海市文登区人民政府、威海市金麦兜食品有限公司联合设立的“鲁东大学国际学生金麦兜民俗文化体验基地”揭牌仪式在金麦兜文化创意中心隆重举行。鲁东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亢世勇教授,鲁东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高明福,副院长王东海,党总支副书记王建军,副院长王纪孔,副院长毛嘉宾,威海市文登区委副书记黄俊峰,威海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调研员冷大伟,威海市群众艺术馆馆长荆国胜,威海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新闻出版科科长付城荣,鲁东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部分教师及国际学生代表出席签约仪式。

亢世勇在致辞中对鲁东大学国际学生民俗文化体验基地的建立表示祝贺,对威海市文登区委区政府、威海市金麦兜食品有限公司在基地建设和合作过程中给予的支持与帮助表示感谢。他指出,通过校地联合、校企合作,在金麦兜文化创意中心设立鲁东大学国际学生民俗文化体验基地,不仅可以为鲁东大学国际学生提供文登花饽饽文化学习实践平台,让他们近距离体验感受文化,融入文化并能够传承发展这项齐鲁特色地域文化;同时也有助于学校拓展办学形式,实行特色教学,为学校异地办学、特色办学开辟了一种新路径;更有利于推动文登地域文化走向更高层次,更广舞台,提升文登地域文化品牌影响力,实现校、地、企三方共赢。
亢世勇表示,作为烟威地区办学历史最悠久的高校,鲁东大学衷心希望在与当地企业等社会力量的合作中,共同为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促进中外友好交流而不懈努力。

黄峻峰在致辞中指出,近年来文登着力打造“文德天下,登峰如画”城市品牌,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这其中就包括花饽饽民俗文化。文登花饽饽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登地域文化的优秀代表,也是齐鲁文化百花园中的靓丽一枝。通过推进“文化+产业”,可以使文化创意产生更多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带动乡村振兴,让花饽饽成为人民群众发家致富和中国文化传播弘扬的“香饽饽”。

承担本次基地建设的鲁东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拥有29年的汉语教育与中华文化传播历史,学院不断探索讲好中国故事、传递好中国声音的新方式,注重搭建新的汉语国际教育教学体系,打造以文化课堂教学为基础、文化系列讲座为深化、文化体验活动为提升的三位一体文化教学模式,将文化教学有机融合到汉语教育框架中,丰富文化教学内涵,深化汉语国际教育改革。
此次国际学生民俗文化体验基地的建立,在教学业务层面上有助于提升学院的课程建设,推进教学改革,增加国际学生的文化体验;在文化传播层面上有利于中华民俗文化宣传,帮助国际学生由中国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入手,体会中国人的传统情感表达方式和传统价值观,进而理解中国的国学文化;在学生实践层面上能够训练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从实地考察的切身感受中深化对学生的培养;在乡村振兴层面上可以使国际学生在常规的对自然文化和城市文化的了解之余,加深对乡村文化的了解,从而更全面、更立体地了解中国。

金麦兜民俗文化体验基地是鲁东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系列文化体验基地的第一站,随着后续其他文化体验基地的陆续设立,将更好地促进国际汉语与文化的教育与传播,对树立高度文化自信、发挥区位优势和办学特色、提升汉语国际教育、进行中华传统文化传播能力有极大的促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