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小学堂”古籍传灯公益社团带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走进南通路小学,为孩子们了带去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公益课。本次活动以“刻‘骨’铭心,‘简’读中国”为主题,旨在利用甲骨和简的相关知识与实践,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出土文献的魅力,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热爱。

公益课以深入浅出的方式,为孩子们讲述了甲骨文的历史背景、文字特点及其在出土文献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介绍了竹简的制作工艺、保存方法以及其在古代信息传播中的关键作用。活动期间,小学生们在社团志愿者的协助下,作为“小小考古学家”进行了多轮实践操作环节:他们亲手缀合甲骨模型,体验甲骨学者破解难题的艰辛与智慧;在特制的甲骨卡片上小心翼翼地摹写甲骨文,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在竹简上写字、删改,并亲手将一根根竹简编连成简册。把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感悟,一笔一划地保留在古老的载体上。

本次活动不仅让孩子们直观地感受到出土文献的深厚底蕴,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传承与创新的种子。“小学堂”社团自成立以来,始终秉持着“为传统文化点灯,为古籍事业留人”的使命宗旨,致力于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更多人了解、热爱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未来,“小学堂”将继续深耕传统文化领域,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更多力量。

(撰稿:杨旖旎 摄影:杨旖旎 审核:刘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