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精准探测语音声学特征,科学掌握语音实验技能,以此助推国际中文语音教学质量提升,11月7日,我院成功举办了“语音格局操作实践—基于MiniSpeech的语音分析入门”学术沙龙,吸引了来自国际教育学院、人文学院等师生和国际学生的参加。本次学术沙龙由南开大学张琳博士主讲。

此次沙龙以“语音格局原理与实验实操”为核心,聚焦元音、辅音、语调三大模块,兼顾理论深度与实践指导。活动分为上、下午两场:上午主要围绕“元音格局原理”展开,讲解了声学元音图的理论基础,并通过MiniSpeech软件演示了元音可视化分析的操作流程;下午张琳博士依次解析了辅音的声学指标(如VOT、谱重心等)和语调韵律的量化方法,同步完成了塞音、擦音格局的实验演示与实操指导。整场学术活动互动频繁,参与者围绕软件操作细节、声学指标解读等问题与张琳博士展开了深入交流,现场氛围热烈。


来自越南的留学生阮成利谈到:“这次通过软件看到了不同声调对应的韵律曲线,终于明白‘声调的高低是可以量化的’,用MiniSpeech分析自己的发音,能直接看到自己与标准读音的不同,对汉语语音学习帮助很大。”
本次沙龙既梳理了语音格局的核心概念,又通过软件实操打通了“理论认知—工具应用”的落地路径,为现场师生提供了检测中文发音形态的可视指标,奠定了后续中文语音测试与教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我院将持续搭建此类学术交流平台,推动语音学等学科的普及与应用,助力师生在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的能力提升。
(撰稿:何一帆 摄影:何一帆 刘逸飞 审核:李璐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