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意渐浓的三月,在“三八”国际妇女节来临之际,国际教育学院各教研室以别开生面的读书会庆祝节日。女教师们以书为媒,在思想的碰撞与文字的馨香中展现学术之外的智慧光芒。
活动中,各教研室老师们分享了自己的读书经历,并推荐了自己喜欢的书籍。她们分享的书目涵盖了文学、历史、哲学等多个领域,既有经典名著,也有当代佳作。来自应用语言学教研室的宫领强老师推荐了《我的阿勒泰》,她从语言人类学视角解读:“这部散文集是天然的田野笔记,牧民们‘把云说成是天的哈达’这类隐喻,折射出边疆民族独特的认知图式。我们正尝试将这种鲜活的语言案例编入国际中文教材,让留学生感受中国多元文化生态”。徐珊珊老师推荐了《人间值得》,她结合高校教师职业特点,建议在科研压力中建立“阅读疗愈时间”,书中不求功成名就,只愿照亮他人的智慧,正是当代知识女性需要的心理调节剂。张蓓蓓老师推荐的《敦煌学大词典》彰显了学术深度。“莫高窟藏经洞文献涉及17种语言文字”,她以教研室里收藏的敦煌写卷复刻品为例,剖析了中古汉语语音演变轨迹,“这些沉睡千年的文字,正是‘一带一路’语言研究的基因库”。这番解读让《敦煌学大词典》从专业工具书升华为文明对话的密码本。
汉语言教研室的王雪燕老师推荐了《生命与偶然》,她指出虽然目前的自媒体平台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和交流方式,但读书的深度和系统性是无法替代的。

中国文化教研室、行政办公室的老师们也进行了系列分享。
每一本书都承载着老师们独特的阅读记忆和人生感悟。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女教师们纷纷表示,读书分享会为大家搭建了一个分享阅读体验、感悟人生智慧的平台,不仅有机会接触到更多优秀的书籍,还能与志同道合的同事们交流心得、共同进步。在这个属于女性的节日里,知识的芬芳永远是最动人的庆典。(撰稿:徐珊珊 崔莉 审核:王选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