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26日下午5点55分,随着国际教育学院李晓琳老师的一声“下课”,中外语言交流与合作中心主办、鲁东大学承办的2020年“汉语桥”线上冬令营落下了帷幕,也标志着国际教育学院圆满完成了本次冬令营活动的全部教学任务。在此次线上教学工作中,国教院积极探索,形成了“三位一体”“四维并行”的线上冬令营授课新模式。
此次“汉语桥”线上冬令营,是我校首次承办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汉语桥”团组项目,我校承担了俄罗斯、韩国、泰国三个国家的四个交流项目,教学任务跨度大,任务重,形式新,时间特。学院举全院之力,上下一心,群策群力,精准设计,认真探索,做好做实做细了此次项目的教学工作。
学院凭借疫情期间累积的扎实的线上授课经验,延续以往承接项目的优势,整合校内外优质教育资源,集合相关领域的多名骨干教师,根据各国学员的不同特点,精心设计“语言+文化+体验”三位一体的教学内容,采用“实时授课+线上活动+视频课程+志愿互助”四维并行的教学模式,切实保障了线上项目的教学质量。
项目开始之初,学校尚未放假,日常教学任务和项目教学工作要同时承担,且线下中国学生和线上国际学生教学任务双轨并行,因时差原因上课时间晨昏不定,面对压力,全体任课教师毫无怨言,兢兢业业,保质保量完成了多重任务。项目教学工作进入寒假之后,教师们放弃休息时间,认真奋战在教学一线,即使在春节期间,老师们也准时准点出现在课堂上。
项目教学与日常教学有共性又有特性,项目组学生来源广、水平有差异,教师在备课中从内容到方法都要多种准备,以应对不同的教学群体与教学对象。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选用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开学第一天,在了解教学对象情况之后,教师之间互相沟通情况,研讨教学思路,多位老师连夜改进课件,甚至通宵达旦。积极的探索和努力,有效地满足了不同学习者的需求,切实保障了教学效果,受到了学员的认可和好评。
项目中的志愿者同学,来自国际教育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本科中国学生,他们是项目教学圆满完成的有效助力。同学们不因项目时间跨度大而松懈,不因工作繁琐而忽视,表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和职业精神。他们在项目中既认真服务,做好各项辅助性教学工作,同时也结合专业学习,收获到不同的实践经验。
目前,各项目的教学工作已顺利完成,国际教育学院正在认真总结经验,积极反思不足,不断研讨,探索此类线上项目教学的新思路和新模式。
(国际教育学院 撰稿:毛嘉宾 审核:王东海)